李作良一行在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的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学习
李作良一行在长沙市建委座谈
李作良一行在长沙市建委陪同下参观城市建设
李作良一行在株洲市建设局陪同下参观神农广场建设
李作良一行在株洲市建设局陪同下参观湘江风光带建设
李作良一行在湘潭市建委座谈
李作良一行在湘潭市建委的陪同下前往韶山参观毛主席故居,在毛主席铜像广场敬献花蓝,以表崇敬之意
【编者按】3月23日至25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李作良带队赴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进行考察学习,并与三市建委(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了三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做法,实地参观考察了中心城市建设、长沙市樃梨镇、湘潭九华示范区、韶山等小城镇建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交流、沟通和学习能拓展眼界,开阔心胸,启迪思维。在借鉴外地宝贵经验和先进做法的同时,从长远谋划我市新型城镇化工作,不断破解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市实际创新性地开展工作。
湖南省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以相距约40公里的城际距离形成了长株潭城市群。200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一、城镇化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发展水平较高
长沙市确立了将长沙建设成为具有国际视野、人民引以为豪的创业之都、宜居城市、幸福家园的目标,坚持个性化发展战略、资源节约环保战略、与新型工业化并进战略、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努力打造现代宜居城镇。201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64%,GDP4500亿元(全国省会城市第7名),地方财政收入50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万元。
株洲市实施科教先导、产业转型、城镇带动、民生优先战略,打好“城市提质、园区攻坚、旅游升温”三大战役,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核心、以县城为支柱、以建制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总框架和城镇化网络体系。201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52%,高出全省7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和综合质量均居全省第二;市区人口100.2万人,年均增加近2万人,建成区面积105平方公里;GDP1274.8亿元,财政收入134.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0.7658万元。
湘潭市统筹推进城区、高新区、示范区和县市基础设施建设,将各县市区及市直有关部门的城镇化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与干部评先评优和干部选拔任用挂钩。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51.94%,位居全省第三;市区人口87万人;GDP89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0.8万元。
二、全力推进扩容提质改造,城镇化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长沙市10年间投入城市建设资金约1000亿元,启动了约600项重点工程建设,新增城市道路约600公里,形成“市内结网、市外成环”的现代化交通网络骨架。同时,启动了武广片区(国家集约节约用地试验区)、南湖片区、滨江片区等几大片区建设,启动了南北货站迁建工程、湘江生态经济带沿江防洪道路工程等项目,启动了轨道交通1、2号线的建设,加快了与株洲、湘潭的基础设施对接步伐。启动了湘江风光带、浏阳河风光带、环城市林业圈、背街小巷提质改造、社区环境整治、污水治理等项目,在村镇生活垃圾处理上,建立起了“户分类、村收集、镇压缩、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上,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由市级财政提供补助资金,其中厂区建设补助100万元,管网建设每公里补助35万,最多补助245万。根据“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要求,共投入1000万元左右,对全市村庄环境整治项目进行了扶持补助。以建设大河西先导区(涉及13个乡镇,由常务副市长兼任主任,一名副市长任常务副主任,抽调建设、国土、规划等部门人员参加)为载体着力打造绿色大河西。
株洲市积极实施绿化、美化、亮化、数字化的“四化”和“五改”工程,大手笔、大投入、大建设,城市骨架全面拓展,路网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污水处理方面,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完成投资6.5亿元,配套建设管网167.5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2.5万吨/日,处理率达到83%。
湘潭市“十一五”时期,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亿元,完成村镇建设投资38亿元,大投入带来了中心城市、城镇建成区的大拓展,城市内涵和品位都得到了提升,湘乡市壶天镇、韶山市韶山村被评为国家、省特色景观旅游示范名镇(村)。
三、加大统筹推进与重点扶持力度,小城镇实现优先发展
长沙市按照“改造一批古镇、提升一批集镇、建设一批新镇”的发展思路,在全市确定了10个城乡一体化示范镇;按照“用地节约、建设节俭、设施节能”的要求,实施生态型组团开发,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注重培育特色城镇发展,形成了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抓产业园区建设,调整优化乡镇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着力引进重大项目,推动产业集群集聚。
株洲市着力实施“三变六化一增加”举措(“三变”:农民变市民、村庄变社区、土地变国有;“六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产业发展集聚化、社会保障同城化、社会管理社区化、土地利用集约化;“一增加”: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有序流动。在全市重点打造20个中心镇、100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降低农民进城门槛,放宽买房入户、就业入户政策,加快农民变市民步伐。全市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26万人,农村人口减少12万人,有力推进了城镇化进程。
湘潭市以重点镇、示范镇为突破,促其发展壮大成为辐射和带动周边乡镇共同发展的“领头羊”。并为这批建制镇确定了对口联系单位,由市直机关担任对口扶持部门,扶持的项目有乡镇敬老院建设、汽车站建设、卫生院提质改造、建设一个“三合一”(或“二合一”)的连锁超市店、乡镇学校提质改造、产业区域建设、规划编制和修编、垃圾填埋场建设、自来水厂建设、主要街道建设、建筑劳务培训等11件实事。通过将重点镇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节点,完善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成为农村工业化的基地和聚集农村人口的重要场所,拉动了周边农村地区发展。(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