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张少军看望慰问5.12地震援建人员
副市长宋培杰视察建筑工地安全生产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李作良现场解答市民疑问
铸就沂蒙建设之魂
——“十一五”我市建筑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李冰清
春华秋实。在过去的五年,临沂建筑大军一路驰骋,收获了959亿元总产值,是“十五”时期完成值的2.3倍;这支建筑大军,奔波中不忘创新,不断拓展新的建筑版图;这支建筑大军,在5·12汶川地震灾区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为农民工讨薪不遗余力,义无反顾地担当起社会责任……
“十一五”,我市建筑业紧紧围绕“做大做强”的总体目标,坚持调结构促转型求发展,抓安全重民生保稳定,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开拓进取 驶入发展快车道
几年前,当北城新区开发建设的决策出台时,在23.7平方公里的地面上,一时间,机器轰鸣、塔吊林立,最多时有10万建筑工人汗撒这片土地。天元集团副总王世坤介绍,围绕北城新区建设,我市上百家企业投入其中。过去打工朝外走,现在是外面人往这来。
像北城新区一样,伴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城建设,旧城改造,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方兴未艾,推动我市建筑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五年来,全市开工建设的工程面积达2740万平方米,其中市直办理开工手续的工程面积1004万平方米。建筑业所缴地税占全市地税总收入的12.3%。
建筑业在不断壮大,建筑企业也在迅速成长。目前全市建筑业企业增加到847家,实现了龙头企业、专业企业、劳务企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五年来年均从业人员18万人,建筑工人从建筑业中获得的收入近200亿元。
伴随着实力的增强,临沂建筑声名鹊起。我市承建的工程纷纷把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国家市政金杯示范奖、省级市政金杯奖、泰山杯奖等揽入囊中。质量监督覆盖率达100%,安全生产监管覆盖面广度居全省第一。133项工程获得国家、省、市奖励。
可贵的是,临沂建设者们始终保持着探索创新的热情。我市开展的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禁实”工作、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等一系列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为重点的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活动在全省独领风骚。五年共发展新型墙材生产企业84家,年新型墙材应用量达28.3亿标砖,占应用总量的92.5%。40项工程被评为省级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34项工程获得省建管局技术创新奖。五年回首,我市建筑业在高位平台上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建筑业大市”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能征善战 叫响沂蒙建筑品牌
2008年,来自费县的刘星瑞由于在参与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中表现突出,光荣获得了首都劳动奖章。像刘星瑞一样,当年有10万沂蒙建筑大军参与了国家体育场、鸟巢、奥运村、射击馆等奥运工程的建设,赢得了“沂蒙铁军”的赞誉。
让临沂人骄傲的是,在中国大地,在海外,都能看到临沂建筑大军的杰作——天安门广场、上海御桥花园工程获“鲁班奖”,钓鱼台国宾馆12号楼获优质工程奖,北京四环路工程获“詹天佑”奖,上海多项工程获“白玉兰”奖;天元集团与美国威特集团联合开发的美国TGH项目、东方路桥公司承接的几内亚药厂……一项项工程,叫响了“沂蒙建筑”品牌。
队伍拉得出、工程打得响,是我市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成果。五年来,全市建筑企业共外出承接工程任务332亿元,完成施工产值185.5亿元,年均增长12%,劳务输出累计达82万人次,相继在北京、济南、海南等外出施工队伍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办事处。建筑队伍已辐射10余个国家和地区及31个省级行政区。
能征善战的沂蒙建筑大军逐渐摒弃粗放型发展老路,一批企业通过多年的外出发展,成功建立了外地规模市场,以投资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外出施工,发展空间不断拓宽。冠鲁集团发展势头迅猛,仅重庆市累计完成产值16亿元;市政集团承接的湖南怀通高速公路工程、温河瓯海大道和山西太原高速公路工程累计合同额5.2亿元;蒙阴沂蒙公司与沂水沂蒙公司十几年如一日,每年均向新加坡、日本、阿尔及利亚等国家输出800余人……
勇于担当 展临沂建设者风采
临沂建设者们是一支有责任感、能担重任的队伍。无论是在地震援建灾区,还是在为农民工讨薪路上,临沂建设者们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
5.12地震发生后,市建设系统迅速成立了支援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从各县区建设系统及一级以上建筑、市政、路桥等施工企业抽调2100名精兵强将组成抗震救援抢险大队。全市建筑业、房地产开发、勘察设计等企业踊跃认购捐赠活动板房。市建委领导班子身先士卒,开赴灾区指挥在一线,战斗在一线,处处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赴川援建人员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承受着余震不断、山体滑坡、风雨交加、蚊虫叮咬等诸多困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沂蒙精神和铁军作风,展现了临沂建设者的风采。
建筑的活儿是粗活儿,但援建者们的心很细:在援建四川绵阳通口镇过渡性安置房过程中,市建委援建队积极创新,在板房四周散水坡下铺设了防水彩条布,解决了室内潮湿的问题,其他工地争相效仿。经过40多天的奋战,援建队伍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给的666套活动板房安装、1.6万平方米场地平整、1800套板房龙骨生产等任务。
2011年除夕的头一天,农民工陈树高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拿到工钱,终于能回家过一个踏实年了。”陈树高和他的30名工友们激动不已。
五年来,市建委共受理拖欠投诉4100余起,清理拖欠工程款1.72亿元,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4600万元,惠及农民工3万余人。市建委被评为“全国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先进单位”。 五年回首,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建设队伍,用真心、诚心、爱心,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筑起了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