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按照“扶优做强、淘汰落后、推动创新”的原则,推广利用建筑垃圾、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尾矿等固体废物为原料的新型墙材,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辐射带动全市墙材生产企业转型升级。2013年上半年,全市新型墙材产量超过20亿标砖,生产应用比例达到100%,培育了3个规模以上新型墙材生产企业,平均单线年产能超过8000万标砖。
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和市场监管。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新型墙体保温材料节能技术产品认定备案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新型墙材建筑节能技术产品应用认定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全市建筑墙体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完善新型墙材管理制度。加大新型墙材应用现场检查,按照“设计是龙头、审批是关口、施工是关键、监管是保证”的原则,积极与设计审批、质监、检测、节能科技等部门联合执法,整体联动,层层把关,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
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我市已引进CL建筑体系、FS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非承重砌块自保温结构体系和IPS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自保温体系等四种一体化技术,建立了生产基地,产品年生产能力达到450万平方米,工程应用面积累计达150万平方米,为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打下基础。积极鼓励将尾矿砂、废渣、建筑垃圾等变废为宝技术的推广应用,打造一批新型墙材产业基地,其中,东岳集团以石英砂为主要原材料的轻质墙体板材基地已全面建设,河东宏艺科技公司的沙加气承重混凝土砌块和轻钢装配式复合板新型墙材生产基地的产生线正在安装,建成后将形成生产规模。
有序开展技术培训工作。针对性地开展蒸压粉煤灰砖生产应用技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应用技术、隧道窑烧结技术、混凝土制品企业生产应用技术等专题培训班。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攻关,组织了5家企业申报省墙改基金支持项目,300余人的外墙外保温技术从业人员培训将于9月4日开班。(科技教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