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沂市认真实施省委、省政府“走出去”战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城镇转移,由人口大市向人力资源大市转变提升”的决策部署,全市建筑企业迎难而上,广辟“外出兴业”之路,外出施工工作开创良好局面,树起了“沂蒙建筑业”的金字招牌。2011年全市外出施工人数达到10万人次,共签约工程总造价165亿元,累计完成产值129亿元,同比增长266%。建筑队伍和劳务用工已辐射除香港、澳门、台湾以外的所有省级行政区,发展到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市蒙阴沂蒙建设有限公司、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获得“在京施工先进企业”称号。
一是提升施工数量水平,扩大行业整体规模。注重引导企业施工方式向多样化、专业化发展。我市施工企业已经由过去的以土建为主,发展到土建、安装、路桥、市政、水利、电力、钢结构、防腐、保温、装饰装修等多专业、多类别、高附加值的工程项目,专业化水平大大提高。同时,我市企业采取与国内、国外大企业联姻的方式借水行舟,借梯上楼,逐步向国际市场渗透。鼓励一部分实力雄厚的企业涉足投资领域,以开发带动外出施工。如冠鲁集团先后在内蒙古的包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重庆、宁夏、贵州等地投资当地公益项目,以投资置换土地搞房地产开发,既密切了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关系,又取得双赢的效果,实现企业良性循环。
二是推进企业资质升级,发展壮大骨干企业。积极引导一级企业向特级企业进军,二级企业做大做强,三级企业做专做精,中小型企业加快向技术公司、专业公司转变,主动为大公司提供配套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建筑业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已发展到905家(不含市政、装饰、园林绿化、水利专业),其中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中特级、一级企业15家。全年有43家企业资质升级,同比增长72%。大企业带动作用突出。2011年天元集团完成总产值137亿元,同比增长28%;冠鲁集团完成总产值83亿元,同比增长79%。
三是巩固传统外出市场,催生新的市场亮点。驻外企业发挥临沂建筑品牌优势,以质量和诚信开拓市场。北京、上海、天津、新疆等传统市场得到巩固,重庆、延吉、新疆、内蒙古等新兴市场逐步形成。费县华通路桥在辽宁省延吉施工近30年,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多次获得吉林省政府表彰,2011年完成外出产值6.2亿元。山东冠鲁集团在包头市与政府以土地置换方式,投资60亿元建设体育馆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山东鲁班建设集团与日照钢铁有限公司签订住宅开发项目总承包协议书,规划面积达到50万平米,预计合同额将达到10亿元。天元集团在赤道几内亚承接警察局宿舍楼和中兴通讯公司铁塔工程,计划完成产值2.5亿元。
四是促进劳务企业成长,提升外出施工效益。全市形成了网络畅通、人员机构配套、运作富有成效的外出管理机构。目前,我市劳务企业已经发展到280家,同比增长24%。今年一季度,全市外出施工及劳务输出人数达到2.1万人,签约工程总造价21.5亿元,累计完成产值20.6亿元。一批在外劳务龙头企业自身发展壮大,成功实现了向总承包企业的过渡,同时带动许多中小企业“走出去”。蒙阴沂蒙公司已向11个国家派驻劳务人员800多人,年劳务收入6400万元。天元集团等4家建筑企业具备了对外承包工程和建筑劳务合作经营权资格,累计出境外出施工完成产值800亿元,累计施工带劳务输出人员4万人(次)。(市外出归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