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化临沂”深度报道座谈会召开

市建委副主任张永飚出席会议并讲话
沂南县界湖镇水湖套社区居民向记者介绍用上天然气的便利
11月17日,市建委召开“气化临沂”深度报道媒体座谈会。市委宣传部、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齐鲁晚报、经济导报、山东建设报和市内媒体相关负责人、记者应邀出席座谈会。市建委副主任张永飚出席座谈会并介绍“气化临沂”进展情况。相关科室、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临沂市于2006年引入了管道天然气,2009年以来,临沂市在对天然气市场进行规范治理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天然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当前我国进行能源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提出了“气化临沂”的发展目标,成为全国第一个提出气化本区域目标的地级市。“气化临沂”就是加快建设覆盖全市的天然气管网,积极争取天然气指标,加大天然气市场的开发力度,实现天然气在工业、商业和居民生活中的广泛利用,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气化临沂”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是临沂市实施能源结构调整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气化临沂”标志着临沂市能源结构战略转型的开始,在国内率先倡导天然气清洁能源的全面普及,抢占天然气利用领域的制高点。
2009年9月,临沂市政府专门批准成立了临沂管道燃气输配有限公司,作为中石油、中石化在临沂市的气源接收单位,具体负责全市的高压、次高压天然气管线和门站建设。日前,临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委托山东建筑大学编制的《临沂市天然气高压管网发展规划》(2009-2020年)已通过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专家评审,经市政府批准实施。管道燃气输配公司的成立和天然气高压管网发展规划的实施,从硬件建设和软件保障方面构筑起了临沂市天然气发展的大平台。
2010年6月18日,《中国石油和临沂市人民政府天然气利用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订,确定了“一站两线”的临沂市天然气发展思路,即建设临朐——临沂城区的天然气高压管网,延伸滕临支线至临港产业开发区,以上两条高压管线纳入中石油的天然气联络线,取消原规划中的临朐至临沂市沂南县、莒南县至临港产业开发区的次高压天然气管线。同时新建临沂罗西分输站,原分输站改为天然气门站,交由临沂管道燃气输配有限公司管理和使用。
2010年11月3日,临沂管道燃气输配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华北天然气销售公司签署天然气购销协议,2015年前中国石油每年向我市供应天然气11亿立方米,其中,由罗西分输站供应6亿立方米、临朐分输站供应5亿立方米,所有天然气由临沂管道燃气输配有限公司统购统销和代输,标志着我市步入天然气发展快车道,进入天然气时代。
目前,全市已有16家天然气经营企业,建设天然气管道2000余公里,供应居民用户37余万户,商业与工业用户近600户,日供天然气100多万立方米,年供气量从2006年的不足1000万立方米增至2011年的近4亿立方米,可替代约226万吨原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0万吨。已完成城区西外环、北外环天然气次高压管线,形成了103公里的临沂城天然气环线,大大提高了输气能力保安全保障,开工建设了临沂城区到莒南县、沂南县天然气次高压管线。
根据规划,2012年前,完成覆盖临沂城区和九县的天然气次高压管线建设,实现各县都用上管道天然气,并为管线沿线乡镇、中心村预留出口,天然气日用气量达到200万立方米,为“气化临沂”奠定基础;2015年前,各乡镇和部分社区通上管道天然气,天然气日用气量达到300万立方米;2020年,全市所有乡镇、中心村通上管道天然气,实现“气化临沂”的发展目标。(委办公室市公用事业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