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控制,全面摸底,杜绝“直排”。组织规划、设计、开发区等有关单位和局治污工程综合改造办公室工作人员针对我县污水直排口及污水管网总体规划进行全面排查,共摸底了包括:文化路(县司法局前)、县医院、智圣汤泉、正阳路、锦绣花园、南村社区、海湾加油站、卧龙学校、温泉路、莪庄、朝阳路等11处直排口,为完善污水管网建设,推进纳污截管,控制源头污染提供了科学的调研。通过对直排口就近纳入管网、敷设疏通管道、改建拦污闸、实施雨污分离等多种方式进行了整治,把干渠污水引入管道进行处理,把好了源头关。
完善管网,加强设计,提高污水收集率。2014年敷设大庄斜路至227省道、纬二路至樱花路、开元路至丰收沟等多处道路管网,全长共13.08公里,完善了城区管网系统的敷设程度,提高了我县经济开发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及进水COD浓度,打破了排水系统因地制宜、“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促进城区排污统一格局的形成。在管道的设计阶段,由于部分路段管道位于湿陷性黄土区,针对该地区土质加强了管道的基础设计,做好了防腐、防冻、回填措施,确保了管网安全,提高了使用寿命,增加了排污管网的“内涵”。在迎淮工作过程中,针对所铺设的18条道路管网,充分收集存档了迎淮资料,做好了资料方面的自查与迎查准备工作。
科学统筹,严格要求,加强对二污处理厂运营管理。二污投产后,严格落实了“预处理+A2/O+二沉池+混凝沉淀+纤维转盘过滤+紫外消毒”工艺流程,根据市环境监测站编制的监测报告表明,自二污投入使用以来,实现了按照一级A标准达标排放(COD排放量为268.64t/a,氮氨排放量为28.27t/a,pH、总氮、总磷、SS、BOD5浓度均达标),为我县重现“绿水回环,翠带绕城”的美景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加强二污科学管理,迎淮办制定了清洁生产管理方案来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污水平:一是督促二污大力落实厂区绿化水平,提高了厂区的绿化面积(已达40%),有效降低了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二是定期对污泥进行监测,实行日报、周报制度,并根据污泥特性及时要求调整处置方式,防止造成污染;三是严格落实了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定期开展环境应急演练,防范环境风险。以上述多举措科学严格的管理,使治污“终端”实现了污水进,清水流的治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