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邑县住建局以“城镇建设提升年”为抓手,认真贯彻“中心城区扩张”战略,齐心协力,攻坚克难,重点实施了浚河路、蒙阳路、莲花山路、板桥路、财源路及板桥路南延等十五条道路工程,道路长度19.2公里,路面铺油面积40万平方米,店前透水砖铺装面积10万平方米,排水沟清淤1.2万立方,铺设供热管网建设6000米,自来水供水管网4500米,燃气管网4200米,安装路灯361盏,总投资1.2亿元,其中工程直接投资6900万元,形成了路畅、水通、树绿、灯亮的城市局面,对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品位的提高,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的提升、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一)、坚持以工程建设为中心,全力抢抓工程进度,建设“高效工程”。牢固树立“工期就是效益”的思想,坚持以工程建设为中心,一切工作围绕工程转,做好与财政、交通、供水、供电、供热、电信、网通等多个部门以及平邑街道、经济开发区的沟通协调,全力以赴,千方百计抢抓工期,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一是实行指挥部负责制和一线工作法。实行“5加2”、“白加黑”工作制,并坚持每天早七点召开例会,对工程进度每天进行调度和通报,每天下午5点定期组织现场会点评,组织工程五大责任主体到施工一线现场检查、现场点评、现场整改,把工程责任细化到具体的责任班组,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二是科学安排工期。根据道路建设的计划安排,结合汛期天气多雨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倒排工期,把任务量化到每一个工作日,做到挂图作战,逐日推进,指挥部每周按进度对照检查,对没达到进度要求的,督促施工单位认真查找原因,加大施工力量,确保施工进度。
三是加强协调督导。对工程任务作进一步的梳理,高标准抓好贯彻落实,贯彻好《城区道路建设改造施工技术标准》,为道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把工作责任进一步细化落实,确保稳步推进每条道路的建设任务。
(二)、坚持以质量建设为生命,严把工程质量关,建设“优质工程”。老城区提升工程是民生工程,关乎城市发展和老百姓切实利益,我们狠抓质量管理,确保建设优质工程。
一是严把设计关。按照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的要求,积极介入设计阶段,精益求精,使每个项目在都能符合我县实际,切实做到设计到位。
二是严把施工关。加强现场督查力度,深入施工现场,积极协调沟通,要求每道工序都要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完工后经检验合格方可进入下一工序。否则,要进行返工整改,直到合格为止,以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对监理和施工单位严格把关,聘请临沂市政公司对主路面进行铺油,聘请临沂市监理公司全程监理,确保了工程质量。
三是严把监督关。每个工程设立工程监督牌,对工程内容、工程时间、指挥部电话等信息进行公开,接收群众监督。要求工程监理人员要亲自至现场监督,紧抓材料质量关,不合格的坚决不予进场。同时,定期组织现场会,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每一个质量细节问题都进行调查核实,及时反馈,全程跟踪,有效地防止了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三)、坚持以宣传阵地为窗口,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建设“全民工程”。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公示牌、简报等窗口深化社会各界对城市建设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城建意识,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全民共建的良好氛围。
一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舆论作用。我们运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城市建设的有关情况和重大意义。收集整理了老城区提升建设的资料和图片,在平邑电视台、临沂日报、平邑日报广为刊登或播放,让全县人民了解城市建设的情况,展现老城区提升工程的各项动态,营造城市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是认真办好简报、及宣传材料。定期编写简报送县领导和有关部门,积极向县委办报送有关信息。截止日前,共印发简报91期,为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决策参考。此外,充分利用网络及时、快速地发布城建信息,以信息化手段扩大城市建设的影响。
三是认真处理群众反映问题。对于市民的来信、来访、来函、来电、网上意见、投诉等,耐心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共处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数十宗,消除误解和疑惑,形成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大城建”氛围。
下一步工作中该局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主观上再努力,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措施,推进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李锋 胡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