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沂水县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按照“尽复尽复、应开尽开、先急后缓、有序开工”的原则,强化行业领域督促指导,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建设工程复(开)工工作。截至3月1日,全县共收到复(开)工申请47个,符合条件并验收通过40个。
抓好复工复产是当前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沂水县高度重视疫情期间复工复产工作,积极助力建设工程复(开)工工作,严格人员排查、物资保障、阻断隔离、内部管理、督导验收“五个到位”,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开)工工作两手抓、两不误,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一是人员排查到位。各施工单位要把好项目作业人员入口关,对项目作业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填写《企业在岗工作人员实名登记簿》,核实进场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班组、籍贯、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疫情期间原则上暂不接受外省务工人员,确需外省人员的,排查其抵沂时间并严格落实医学观察、隔离等措施,确保项目施工区域作业人员身体状态良好。
二是物资保障到位。项目单位按照卫生防疫部门制定的标准开展疫情防护工作,提前准备口罩、手套、测温仪等防护物品和洗手液、消毒水、酒精等消杀用品,设置独立隔离室,无法设置的要按照乡镇(街道)的统一安排确定隔离观察地点,有条件的建筑工地可配备必要的医护人员,做好突发情况应对工作。
三是阻断隔离到位。项目复(开)工前,各作业区域必须进行全面消毒杀菌,并保持每天定期进行消毒杀菌。项目作业区域必须确保规范有序、整洁卫生、空气畅通且具备防控管理条件。各工程项目只设置一个出入口,24小时设岗,对所有进出项目作业区域的车辆、工作人员或外来人员一律实行“一测二查三询(测量体温、查验身份、询问动向)”并进行实名制登记,严密掌握作业人员身体状况及行踪。项目作业人员在项目建设区域必须佩戴口罩并做好个人防护,分散开展班前教育、技术交底等活动,严格控制同一区域作业人数。
四是内部管理到位。一是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及人员入场教育,作业现场必须摆放、张贴“安全和防疫宣传展板”,并每日监测上报员工身体状况,督促员工每天佩戴口罩并做好个人防护,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处置,加强员工下班后管理。二是做好项目施工区域、住宿区及食堂等人员密集区的疫情防控,做好场地通风、消毒和卫生管理工作。作业人员不得集中用餐、不得聚餐,采取分散用餐、错时供餐、打包配餐等方式就餐。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作业场所及生活区域必须做好生活垃圾分类,严格按照卫生防疫要求处置废弃口罩等医用防护用品垃圾。
五是督导验收到位。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专班对申请复(开)工的项目进行验收,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对项目现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和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检查,符合要求的,即可复(开)工;对疫情防控措施不到位或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的工程,当场提出整改意见,整改到位后,即可复(开)工;同时,严格落实各复(开)工项目日报告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每日将疫情防控情况报局工作专班。(许佩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