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农村“硬化+改厕”工程以来,莒南县住建局坚持广范围动员、严标准要求、高质量监督,从改善村庄环境入手,以政府财政补贴为导向,严格审批流程、严把工程质量,确保每一分补贴用在刀刃上、每一项小工程惠及民生。通过全面实施农村“硬化+改厕”工程,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一是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动员各级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卫一体化等工作,大力营造农村改厕和道路硬化的舆论氛围。除了采用悬挂、喷涂宣传横幅、标语,利用农村大集发放海报、宣传页等传统宣传方式外,还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网络媒体,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同时,各村(社区)积极采取召开座谈会、建立示范户、组织现场参观等有效形式,营造了人人关心、人人支持的浓厚工作氛围。二是落实好各级责任。以县委、县政府“两办”名义印发了《莒南县农村“硬化+改厕”工作实施方案》,从制度上、体制上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坚决杜绝凑数量、赶工期等带来施工质量隐患的作法,始终绷紧质量“弦”。
二是统一标准,确保质量。在厕具选择上严格把关。为确保改厕质量,必须严格按照“统一采购厕具、统一施工标准、统一检查验收”的原则,推进工作。同时,统一招标采购厕具时,要在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按照相关政策优先选用节水、节能、生态、环保的设备。同时,统一质量建设标准。组织召开全县农村“改厕+硬化”技术培训会,聘请疾控、质监等方面专家对项目镇、村等相关负责人共计1000余人进行了培训,让一线具体负责人员较全面地掌握了改厕的质量标准、施工规范和维护管理要求,确保管理者、施工者都知道标准、掌握标准、会用标准。
三是严格监管,避免“盲区”。为避免出现“点点数”“拨拨钱”“建建台账”等问题,我们把“过程监管”、“一线督查”作为确保质量的重要手段,组织人员每周2-3天深入改厕和道路硬化施工现场进行督导和技术指导,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坚决予以制止和纠正,促进质量提升。二是评估验收不“走过场”。建立了第三方验收评估制度,在村、镇初步验收的基础上,聘请有资质的社会第三方进行最终的评估验收,让质量的最后一环更加透明、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