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住建局把自己融入到全区的经济发展大局,在练好“三引一促”“内功”的同时,大胆创新融资模式,积极推动政策资金、民间资本注入城市建设,实现“引金入区”,全力破解城建工程资金难题。
一是争取补助资金。深入解读国家关于棚户区建设的有关政策,积极争取每户3万元的政策补助资金,近3年来,共申请到位棚改专项补助资金约1.2亿元。2017年2223户的棚户区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可于年底到位,可落实资金6669万元。
二是争取专项基金。通过多次与市住建局、环保部门协调,积极向省里争取湖北路2400万元的综合管廊专项补助资金,向上争取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改扩建1000万元的补助资金。以上两个项目的申报资料已报省里,一旦补助资金到位,可为区财政节省建设资金3400万元。
三是争取民间投资。对祝丘路全长2公里的绿化建设管理进行大胆探索,将该路段的绿化建设养护,按照“自主建设、自我管理、自负盈亏”的模式,实行了市场化运作,为区财政节省建设资金400万元,每年可节省管理费用6万元。下一步,将在此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其他路段推广此类建设管理经验。
四是盘活现有资源。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整合现有的设计人员及设计资源,积极到外地学习取经,邀请知名设计院及设计专家共商城市设计大计,高标准完成了20条道路、全长80.4公里的规划方案,完成了5处城市节点设计,完成了7项绿化方案设计,完成了东部片区城市设计及特色街镇入口设计,共为区财政节省设计费用337.9万元。
五是推行PPP模式。为更好的解决城市建设的资金问题,针对城区7条道路建设、湖北路改造提升及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改扩建等3大项工程,通过积极洽谈对接,争取了沂蒙交通、中电建、北京首创,通过PPP模式全资建设,可争取投资约14.6亿元,减轻了区财政的投资压力,顺利推进了工程的实施。
六是撬动信贷资金。为更好的解决城市建设资金问题,根据区里的安排,成立了临沂市罗庄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区城投公司通过这个平台,在建行申请了贷款7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