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发展,积极顺应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以“四个转型”为理念指导城镇化发展。
思想理念向“重实效”转型。坚持顺势而为、量力而行,在目标上制定上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今年重点编制了《莒南县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明确了详细目标。同时,按照规划要求,以县城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龙头核心,以特色小城镇和新型农村建设为重要抓手,整合全部县域优势资源,通盘考虑,努力构建“三级联动”的城镇化体系,优化发展的布局形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协调同步发展。
工作重心向人的“化”转型。不断完善功能配套,提高品质内涵,今年以来,先后新建、修补城区道路面积11.8万多平方米,铺装人行道板1万余平方米,栽植各类绿化苗木120多万株,,铺设天然气管道30余公里、供水管网20多公里。城区用水、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100%和98.07%,集中供热面积达到48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06%,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6.21%,投资550万元完成第二净水厂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实施城区供水设施维护改造。人民路、温泉路、隆山路与黄海路交汇处提升改造工程管网建设及文化路东段管网工程全部完成,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化服务不断优化,现代城市文明不断发扬。让人民在城镇住得下、有保障、更方便、生活好、满意度更高、幸福感更强。
发展方向向“精美特”转型。改变千城一面的城镇现状,充分挖掘人文底蕴、自然禀赋、产业特色,实施特色小镇工程,依托县城的快速发展,以小城镇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点,着重打造大店、板泉2个全国重点镇,坊前、岭泉2个市域中心城市组团镇,涝坡、洙边2个重点镇和其他一般镇建设,实现小城镇梯度推进、特色发展。借鉴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经验,积极对上争取,探索推进“磨具小镇”(大店)、“沂蒙茶乡小镇”(洙边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推进坊前、大店、石莲子、民主路片区的3005户的棚户区改造任务,积极做好“两区同建”和“五项、六化”工程,完成20个整体搬迁社区建设任务,完善社区配套服务功能,强化保护和弘扬本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自然人文,加快建设有历史记忆、文化内涵、个性特点的特色城镇,让城镇有根有魂、有个性品位、有魅力活力。
推进方式向质的“好”转型。坚持从小处着手、细处入手,以群众的需求和生态保护的要求为底线,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今年以来,继续实施鸡龙河防洪生态工程、卧佛寺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卧龙河水系建设等一批生态工程项目,对城区水系进行综合治理。目前,已累计投资15亿元,对流经县城的5条河流进行了综合治理,建成了五大湿地和五个AAA级旅游景区,打造了环县城50公里的设施民生、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相融合的鸡龙河生态文旅综合体,湿地面积达3.5万亩,构建了五山互峙、五河汇城、山在城中、水在绿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大公园格局。坚定不移地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让城镇建设和生态建设更加协调、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