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住建局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和村内道路硬化工作作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惠及广大农村群众的民生工程来抓,不断加大组织协调、技术指导与创新和督导检查力度,加快推进该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完善责任体系,夯实工作基础。莒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门研究推进农村改厕和道路硬化工作。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县政府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督导推进;制定了《莒南县农村“硬化+改厕”工作实施方案》、《莒南县农村“硬化+改厕”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使工作有标准可依、有制度可循。各镇街参照县里的做法,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严格落实班子成员包区、脱产干部包村、村干部包路段责任制。各村(社区)积极采取召开座谈会、建立示范户、组织现场参观考察等有效形式,营造了人人关心、人人支持的浓厚工作氛围。
打造示范样板,带动整体推进。坚持样板开路、典型先行,根据山区、丘陵和平原等地形特点,灵活采用沥青、水泥、风化砂等多种硬化方式,因地制宜确定双瓮漏斗式、双瓮化粪池式、三格化粪池式、水泥预制三桶式、粪尿分集式、生物降解一体式等6种改厕模式,在洙边镇集中打造一个市级示范连片区,在每个镇街着力打造2-4个样板村,在每个样板村选取50户进行先行改厕,引导群众主动进行改厕和道路硬化,先后打造了42个样板村。特别是涝坡镇董家涝坡村自创的水泥预制管三桶化粪池改厕模式,具有施工简单、坚固耐用、成本较低的优点,得到了当地村民的高度认可。在样板示范的带动下,各村居进行分析归类、对号入座、全面推开,没有列入计划的村庄也争先开展道路硬化,共实现硬化全覆盖村庄达到65个,实现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采取“四个一块”举措,破解资金难题。在上级项目奖补的基础上,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是财政奖补一块。莒南县设立专项资金,对工作进展速度快的镇村进行以奖代补。各镇街也拿出一部分资金,对工作开展好的村庄进行奖补。县、镇财政先后奖补资金600余万元。二是部门支持一块。实施县直部门对口帮扶样板村工程,每个样板村由2个县直部门结对帮扶,80多个县直部门共计帮扶样板村近400万元。三是群众自筹一块。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和发动村民筹资筹劳。其中,洙边镇10个示范村通过每天张贴村民捐款情况等措施,共筹集资金62万元。四是社会捐助一块。各村充分发动村“两委”干部、种植大户、在外成功人士积极捐款。洙边镇市级示范片获得各界捐款11万元。
强化工作保障,确保工作落实。莒南县住建局专门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工作推进组,实施每名班子成员包扶一个镇街、全局工作人员联系村户的工作制度,形成了局长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同时,为乡建科新充实7名工作人员、配备2台工作用车,具体靠上负责,强化技术培训,加强监督检查,落实标准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各镇街也专门配备2名工作人员专门从事农村改厕和道路硬化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确保了这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