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沂水县本着“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以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城镇改造管理三年大提升”活动,大力实施小城镇改造、示范镇建设、村居道路硬化和改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等四大重点工程,着力打造优美宜居村镇。
一是城镇改造提升。继续坚持“统一规划、精心设计”原则,把城镇建筑物改造提升由“三线一部”向面上延伸、由城镇驻地向重点村居延伸,由点线整治向集中连片整治延伸,以点带面,串点成线、连线扩面,进一步昭显小城镇的建筑特色、生态特色、区域特色。城区以北一环、东一环、正阳路、长安路两侧为重点,通过实施建筑改貌、绿化亮化、广告整治等,统一规划设计、集中打造城市核心区域精品环线;其他乡镇按照城镇改造管理三年大提升工作计划,分布抓好组织实施,逐步形成整体效果。
二是示范镇建设。深入开展百镇建设示范行动。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城镇为载体、园区为动力,把许家湖镇和马站镇2个省级和国家级示范镇建设当作“小城市”来培育,在资金、土地、行政审批上给予倾斜,切实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和体制机制束缚,增强镇域综合实力。
三是村居道路硬化和改厕。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统筹安排、适当奖励、逐村达标、连片推进”的原则,从规划设计、施工组织、材料选用、采购运输、质量监督、物料拨付使用、竣工验收等方面加强指导和把关,年内完成18个乡镇的19259户村居改厕和296万平方米村居道路硬化工作任务,促进农村“五化”水平全面提升。
四是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以城中村、城郊村和乡镇驻地社区为重点,实行新建社区“五项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加快已建、在建社区“五项工程”建设步伐。积极争取上级对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项目的扶持,大力推广碳晶取暖技术,进一步加快农村新型社区供暖设施建设,年内完成“五项配套”工程的社区达到10个。同时,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原则,大力实施“两区同建”,推动农民向社区集中,产业向社区聚集,实现农民就近转移、就地城镇化。年内完成上级下达的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