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份全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召开以来,莒南县统一部署,迅速行动,按照“规划高品位、设计有特色、落地出精品”的要求,优先确定了洙边镇东夹河等10个符合条件的村作为今年的市级示范片区;每个镇街分别筛选2个村作为县级示范村,进行重点打造。截至目前,全县32个示范村共完成硬化50余万平方米,完成率达80%以上,改厕2425户,完成率达40%,其中洙边镇10个连片示范村已全面完成硬化和改厕任务。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县政府副县长为副组长,住建、城管等县直有关部门、各镇街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村内道路硬化和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综合协调、村内道路硬化、农村改厕、督查推进四个工作组,具体负责硬化和改厕工作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和督导推进等工作。各镇街也参照县里的做法,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洙边镇作为市级示范片区所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硬化+改厕”工作,将其作为全镇的一项民生工程来抓,成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专线和农村“硬化+改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具体靠上,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解决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的困难。严格落实班子成员包区、脱产干部包村、村干部包路段责任制,每天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做到时间打紧、责任明确、任务到人。
二是广泛宣传发动。9月份,在全县范围内召开了规格较高、规模较大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暨农村“硬化+改厕”工作会议,县委副书记张雷出席会议并讲话,对“硬化+改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镇镇长、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及省市第一书记参加。县里在主要新闻媒体开设专栏,深入宣传“硬化+改厕”工作的目的意义,深入发动群众,提高群众的认可度和积极性。各镇也相应召开了会议,对“硬化+改厕”工作进行部署。各村(社区)采取召开座谈会、建立示范户、干部宣讲、组织现场参观考察等有效形式,广泛宣传硬化和改厕工作,营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的浓厚工作氛围。坚持“公开透明、农民自愿,自建公助,多方筹资,建管并重”的原则,从方案制定、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各个环节,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主动出资、出力,促进项目建设。洙边镇利用村内广播、发放宣传明白纸等方式,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硬化+改厕”工作,主动配合清理街道杂物,拆除街道障碍物,出工出资出劳,支持工作开展。
三是多方筹备资金。“硬化+改厕”工作投入大,资金是制约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为解决资金不足,在上级项目奖补的基础上,莒南县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工作快速推进。财政奖补一块。县里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设立专项资金,对工作进展速度快的镇村进行以奖代补。各镇街也拿出一部分资金,对工作开展好的村庄进行奖补。部门支持一块。实施县直部门对口帮扶示范村工程,每个示范村由2个县直部门结对帮扶,积极出资出力,帮助示范村搞好“硬化+改厕”工程建设。其中,住建局为东夹河村硬化主街4条,硬化面积达6510余平方米,并给予资金支持,共折合资金近50万元;城管局为西书院村硬化主街1条,并为前净埠村无偿改造厕所18个,折合资金约25万元;国资运营中心和房管局为庄庄河东村,民政局和环保局为前净埠村分别硬化主街1条,折合资金10多万元;其他部门正在筹措资金,也帮助帮扶村加快“硬化+改厕”工作,目前全镇共得到县直部门筹集帮扶资金150余万元。群众自筹一块。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他们出资,支持“硬化+改厕”工作,其中,洙边镇各村召开支部会、党员会、村小组会,动员群众参与,并通过每天张贴村民捐款情况等措施,调动村民捐款积极性,引导和发动村民筹资筹劳,有的村每户筹500元,有的村每户筹300元,目前10个村共筹集资金62万元。社会捐助一块。各村充分发动村“两委”干部、种植大户、在外成功人士积极捐款,为“硬化+改厕”工作出资。目前,洙边镇市级示范片已获得各界捐款11万元。
四是加强指导服务。制定了《“户户通”硬化工程实施要求及说明》、《“户户通”硬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全县硬化道路示范村加强业务指导。确定1名分管负责人和村镇科的2名业务骨干,重点对洙边镇10个村进行逐村循环指导,帮助确定支街小巷的硬化方式,严把工程质量,每周一调度硬化进度,加快建设速度,确保早日完成硬化任务。城管局作为农村改厕牵头部门,制定《农村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主要类型和技术标准》,明确了改厕的户数、类型、设备购置方式,组织市级示范村支部书记及洙边镇分管负责人到沂南县依汶镇参观学习改厕工作,在洙边镇前净埠村建设改厕示范点五种类型、18户,在大店镇小官庄村建设示范点6户,为其他村庄提供参考。派出施工队伍,对每个村的改厕工作加强指导,确保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