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沂水县黄山铺镇段家沟、许家沟两个村庄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多措并举,创新思路,科学实践,采取“整村搬迁、飞地安置”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
一、政策透明,群众拥护
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放在第一位,在宣传发动、房屋评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制定、工程招标、质量监督等工作,就群众关注的户型、拆迁补偿办法、回迁价格、选房程序、招标工作及质量监督等方面,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采取“先建后拆”的方式,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热烈拥护。
二、统一配套,提升品质
两个村统一到镇驻地社区安置后,可以直接享受到与城镇无差异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商业、金融等公共服务设施,节约了设施建设的投资,使社区的管理逐步规范化。同时,在社区完成“气上楼、水治污、环卫保洁市场化物业化”的基础上,镇政府投资225万元为社区建设水源热泵系统进行取暖,使社区内居民实现“温暖过冬”。
三、是城镇扩容,加速发展
项目的实施,使偏远地区群众向乡镇驻地集中,新建住宅楼9栋,增加镇驻地人口1000人,扩充了城镇体量,扩大了城镇规模,进一步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和布局,增强小城镇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为城镇发展增添了活力。
四、两区同建,城乡融合
社区紧邻黄山铺镇工业园区和正本龙腾物流园区,两个园区内共有食品、纸板、纺织、机械、商贸物流等25个工业、商业项目,其中投资26亿元的正本龙腾物流项目和3亿元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即将开工建设,这些项目可以带动周边就业1500人。居民到社区安置后,不仅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就业机会也较多,实现了“居住在社区,就业在园区”,促进了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两个转变”,为“两区同建”的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
五、资源节约,推动“两型社会”
根据不同类型村民的需求,镇政府采取“青年人到乡镇驻地住宅楼进行安置,老年人到附近村庄闲置房屋进行安置”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在村庄原址配套的大规模投资,使居民统一享受乡镇驻地配套设施,避免了大拆大建,又能保证村内农作物的种植,有效的实现了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
六、示范带动,统筹推进
两个村的试点成功,起到了典型的示范表率作用。附近村庄纷纷要求到镇驻地“安家落户”。涉及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库建设的14个村,有6个村计划到镇驻地安置。目前,这6个村入户征求意见工作已结束,项目立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