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莒南县委、县政府坚持“12345”城镇化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充分结合、远近兼顾、点面共推、破立并举。去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三个市民化工作得到扎实有效开展。全县累计完成“三个人口”市民化1.33万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9100人;城边村和城中村居民市民化1000人;农业地区就地转移市民化3200人,圆满完成市里下达的任务指标。
一是围绕县城东南西北打造四大板块。在县城东部依托临港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石油加工等产业。在县城依托南部的莒南物流园区,打造集展示、交易、仓储、加工、配送、电子商务和物流总部经济等功能于一体的集约式物流园区。在西部、北部依托莒南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千亿冶金有色、百亿机械制造、百亿食品制造、百亿生物化工四大千百亿级产业集群,目前规模以上企业已经吸引外来务工人员15065人,有力地解决了外来人口就业。同时为了满足外来务工人员能够留下来,迅速打造了一批像龙泉花园社区等外来人口安居点,并实现了水电暖气齐全。真正让外来务工人员融入进来,成为城市中的一员。
二是加强小城镇特色发展。各镇街坚持错位发展、集约发展,推进镇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创建特色小镇,形成一镇一品的专业经营格局,全面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发展格局。如大店镇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特色加工业为支撑的综合型城镇,发展精细化工、机械制造、农产品深加工及物流。借助东部天马岛旅游区、陡山水库,发展养老养生产业,各镇形成各具特色产业体系。
三是坚持农村新型社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同步推进。深入实施“两区共建”,强化产业就业支撑,拓宽就地就业渠道。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产业园区,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方便社区居民就业创业,逐步实现居住在社区、就业在园区和就地就近城镇化。几年来,围绕农村新型社区,莒南县先后建设了安心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渊子崖现代农业示范园等20多个产业园区,有2万多社区居民实现本地就业,过上了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的城镇居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