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12345”城镇化发展战略,努力构建“红色底蕴、蓝色崛起、绿色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莒南县住建局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产业支撑力和城镇承载力为重点,以创新体制为动力,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让所有城镇居民平等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基本权利保障为目标,2016年计划完成9100人的外来务工人员和3200人的就地转移人口市民化。采取就地就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县域城镇化模式。充分发挥县、镇就地就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作用,以县城、小城镇、农村新型社区为重要依托,推进县域人口向城镇集聚,促进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兼业进城打工人员及其家属留在城镇,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的发展模式。
坚持以城带乡,打造特色小城镇。全面推进“三级联动”,以县城建设为核心辐射带动全县发展,构建起以城带乡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同时以特色差异化拉动小城镇稳步提升,根据各镇的经济基础、产业优势,合理布局、错位发展,既建立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又建设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促进城乡土地、劳动力、资源、能源等要素高度集中,促进城镇化发展。成功打造了大店镇、板泉镇、涝坡镇等特色城镇。加快发展服务业,培育城镇化发展载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逐步提升城镇品位,增强小城镇聚集功能。
坚持生态先行理念,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秉承“经济发展、环保先行、民生优先”的城市发展理念,先建湿地后建城,重点突出山水园林城市特色的发展定位。全面实施以城市林荫路、林荫公园、林荫庭院小区、林荫停车场和立体绿化为主的城市林荫行动。深入开展城市裸露土的专项治理活动,完成了城区15万平方米的裸露土整治任务。扎实推进城区主、次干道的绿化提升改造,建设了一批高品质的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生活幸福指数和宜居环境。城市水系绿化建设突飞猛进,龙王河湿地工程与城区西部白马河湿地公园、北部的鸡龙河城市湿地公园、东部磐龙河城市滨水带、中部的卧龙河生态水系联袂成片,全县形成了50公里的生态水系长廊。
坚持公平共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互联互通,着力完善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清运体系,推行市场化全托管模式,加快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尽快实现垃圾焚烧和综合处理市域全覆盖。加快实施农村“硬化+改厕”工程,目前全县,农村“硬化+改厕”工程,全县32个示范村完成硬化50.8万平方米,完成改厕4034户,其中洙边镇10个市级连片村超额完成任务。从而打造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具有鲜明地域和历史文化特色的“幸福城市”和“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