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住建局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阳光操作为准绳,强化制度和人员保障,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助力新农村建设。
一是严格程序,细化工作流程。从严把关补助范围和标准,进一步细致、规范步骤操作,做到及时、全面公开。严格按照申请、评议、审核、审批、验收、建档、督查“七步工作法”确定危房改造对象,阳光规范操作;同时,进一步严格专款专用,对于截留、挪用、挤占危房改造资金的,严肃追究责任。截至目前,我县改造危房共4616户、每户改造资金平均约1.2万元,总计资金约5600余万元。
二是加强监管,规范制度运行。一方面对县级、乡镇、村级工作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和轮训,提高政策认识度,增强危改工作的科学鉴定能力。同时,通过发放明白纸、在各村张贴公告、利用村村通广播播放相关内容等方式,宣传危房改造相关政策、申报条件等,确保村民接收的信息不走样。另一方面严格规范时间安排、申报要求、改造标准、实施步骤等内容,使实际操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减少个人的自由裁量权。同时,按照“农户申请、村级初审、乡级审批、县级审查”的程序,逐户核实改造户身份,并利用各村公示栏公开改造对象、补贴级别等信息,接受群众全方位监督,确保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三是落实责任,加强质量监管。树立“质量安全重于泰山”意识,进一步健全农村危房改造质量督查制度,落实质量监督员责任制,进村入户检查质量安全,确保施工队伍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科学施工。对全县农村危房改造进展情况进行定期督查和不定期抽查,及时把握工作进度,确保危房改造工作有序开展。同时,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管理、建筑质量等进行指导和服务,并联合发改、民政、财政等部门,做好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和验收工作,确保群众住上放心房。
四是统筹兼顾,完善信息档案。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是农村危房信息及其改造情况的基本资料库,进一步做好农户档案信息系统录入及校核工作。坚持实时动态录入,“建档一户、录入一户”,确保数据采集录入与工作进展情况和农户档案信息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