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指引》出台背景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高品质住宅建设水平,优化房地产市场供给结构,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构建房地产开发新模式,按照市政府工作要求,市住建局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市管理局根据《山东省高品质住宅设计指引(试行)》《山东省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指导意见》《山东省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标准》《山东省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临沂市高品质住区规划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编制了《临沂市高品质住宅建设指引(试行)》,并于2025年4月29日联合印发。
二、《建设指引》主要内容
《建设指引》贯彻“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等理念,注重“全龄友好、人文关怀”,通过精细化设计、绿色低碳技术、智慧科技应用和全流程质量管控,着力打造“质量优良、安全耐久,功能优化、健康舒适,环境优美、便利宜居,设施完善、技术先进,低碳绿色、节能环保,服务精细、邻里和谐”的高品质住宅。共分7章内容,共45大条,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绿色低碳、智慧科技、质量管控、物业运维等方面对高品质住宅建设提出了定性和定量指标。
(一)规划设计方面
规划布局:明确提倡采用围合式布局替代传统的行列式布局,通过合理控制建筑面宽(建筑高度≤40米的,建筑面宽应≤60米,建筑高度>40米、建筑面宽应≤50米,建筑面宽低于省级小于70米的建设要求),形成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空间形态。可设置专门划归于首层业主独家使用的、具有专属性的小院空间或者具有庭院和阳台功能的户属空中花园(省级标准未做要求)。同时要求住区内必须设置老人、儿童专用活动场地,并配备无障碍设施,活动场地与居民窗户距离不小于8米,通过绿化隔离减少干扰。
交通组织:《指引》强调“人车分流”设计,要求打造从住区出入口到单元门厅的多层级公共空间体系。特别提出要设置“无雨归家流线”,通过风雨连廊连接主要公共空间,并在地下车库设置精装修大堂,提升归家体验。
(二)公共配套设施方面
在公共配套设施方面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要求,着力满足居民多元化生活需求。
基础配套:明确规定按总建筑面积的5‰配建物业服务用房(不小于100平方米),每百户配套不小于32平方米的社区养老服务用房。特别强调配套公建不得使用住宅日照不足空间,水泵房、配电房等设备设施不得与住宅毗邻。
生活服务设施:提出“邻里共享空间”概念,要求按700平方米/千户标准配置,整合快递收寄、便民零售、会客交流等功能。同时鼓励设置业主食堂、游泳池、书吧等提升型配套,其中业主食堂要求配备无障碍设施,餐位数按住区规模合理配置。
教育医疗配套:预留托育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用地;配置基本医疗、预防保健等功能。配备独立活动场地和安全防护设施。
特殊人群需求:细化无障碍设施标准:住区人行活动区域设置连贯的全程无障碍通行系统,设有闸机的出入口或通道充分考虑老人、儿童、行动不便人士的无障碍通行需求,有地下车库的住宅在地下车库连接住宅处设置地下门厅,入口处宜设置无障碍坡道,设置无障碍电梯。
文化休闲设施:集中绿地配置健身步道(宽度不小于1.2米)和全龄活动场地,乔木种植量不小于3株/100㎡。架空层设计需满足3.6米层高要求,配置亲子活动、休闲阅读等功能区。
停车配套:除满足基本车位需求外,要求100%预留电动车充电条件,设置独立洗车区(不小于30平方米)。并设出租车、网约车等公共车辆临时停车区。非机动车停车区配备智能充电设施,具备过载保护功能。
(三)建筑设计方面
层高标准:与省《好房子建设指引》标准衔接,显著提升了室内空间的舒适度。住宅全屋层高不应低于3.0米,设有户式中央空调和集中新风系统的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1米。卧室、起居室室内净高不宜低于2.6米,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2米,且局部净高低于2.6米的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
户型设计:明确“挑空空间”“首层架空层”“附属空中花园”等概念和指标。其中空中花园要求进深2.4—4米,面积20-85平方米,高度不低于两层,既保证了安全性,又丰富了居住体验。允许在起居室设置挑空空间,水平投影面积不超过套内面积25%且不大于50平方米,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容积率。住宅首层可设计下复式结构,并采用采光井、下沉庭院等措施,采光井进深不宜小于2.0米;顶层可设计上复式结构、屋顶花园,提高居住生活体验(省级标准未做要求)。
公共空间设计:11层及11层以下住宅门厅不宜小于12平方米,12层及12层以上不宜小于18平方米,且必须自然采光。电梯配置上,住宅最高入户层为2层及2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应至少设置一台电梯,4层及以上住宅必须设置担架电梯,轿厢尺寸有严格要求(宽轿厢不小于1.6×1.5米,深轿厢不小于1.1×2.1米)。
其他设计:鼓励11层及以下新建住宅结构设计采用减隔震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采用装配式时不应小于130mm;底层单独排水除应满足现行规范外,小于13层的住宅底层排水管道也宜单独排出。住宅厨房单独排出时,其排出管最小管径不应小于75mm(省级标准未做要求)。
(四)工程质量方面
要求主体结构质量达到山东省优质结构工程标准,针对住宅常见的质量问题,制定了详细的防控措施,提升住宅耐久性,降低后期维修成本。让购房者住得更安心。同时,《指引》还为住宅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隔音降噪:分户墙采用不小于200毫米厚混凝土墙体或其他能达到50dB以上隔声效果的构造措施,楼板铺设≥10毫米隔声垫,排水立管采用低噪声管材并包覆隔声材料,确保卧室噪声≤33dB。
防渗漏:涉水房间进行三次蓄水试验,外墙门窗洞口采用“止水企口工艺”,并进行压力淋水试验。
防开裂:不同墙体基体交接处需采用热镀锌钢丝网加固,门窗洞口设置构造柱或抱框柱。
(五)绿色智慧方面
绿色建筑:高品质住宅必须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材、节水、节能、节地、节约人力资源,《指引》要求必须达到山东省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绿色建材应用比例不低于50%。鼓励设计近零能耗建筑,如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光储充一体化等可再生能源系统。
智慧社区建设:从数字家庭应用、智能小区建设、通信基础设施、智能安防系统、智能便民设施、智能家居系统等方面提出相应要求。搭建区域互联网、物联网体系,包含安防监控系统、智能家居系统、智慧物业等。实现高空抛物监控、电动自行车电梯阻拦、智能垃圾分类等功能。住宅户内需预留智能家居系统接口,支持远程控制、环境监测等智能化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全面推广,则为设计、施工和运维全过程提供了数字化支持。
(六)物业服务方面
交付和维护:建立了严格的交付保障体系。要求落实“先验房、后收房”制度,项目分阶段组织业主开放,分阶段进行分户验收。交付时提供BIM版《商品住宅使用说明书》。延长了防水、供暖、电气管线和给排水设施的质量保修期,防水工程保修期限为10年,供热系统保修期限为5个采暖期,隐蔽管线保修10年。
物业管理:建立智慧物业管理平台,采用“物联网+维保”服务模式,提供24小时服务,紧急报修30分钟内到达。同时鼓励拓展居家养老、家政服务等增值服务,设置日间照料中心、小区食堂等公共服务设施,为住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全面提升居住体验。
政策文件:关于印发《临沂市高品质住宅建设指引(试行)》的通知